第196节
作者:
石头与水 更新:2022-08-26 02:15 字数:6470
鲁侍郎站的腿都酸了,景安帝未觉时光飞逝,而是看鲁侍郎脸上都出了汗,心说,这胖子就是爱出汗哪。鲁侍郎见皇帝陛下看亲王殿下这超长版奏章就看了一个时辰,皇帝陛下未问房样子之事,而是问的南夷。鲁侍郎连忙将所见所闻说了一遍,连带亲王殿下修的新路、码头、凤凰城的晨市、晚市、坊市、以及人烟之鼎沸,城池之热闹。
景安帝还问,“吃的也不错吧?看卿发福不少。”
鲁侍郎微窘,“这,这主要是南夷风俗与咱们京城不大相同,那里四季如春,天明的早,人们起的也早,起床便是早茶,三餐之后还有晚市宵夜。臣,一不留心就吃胖了。”
景安帝笑,“见着你,以后估计他们就不怵去南夷的差使了。”自从去岁秦凤仪翻脸,硬是把工部贾郎中扣在南夷享福,就再没人愿意出南夷的远差,都担心秦凤仪这喜怒无常~
鲁侍郎笑,“都是有些人爱多想,臣去了南夷,亲王殿下平易近人,为人和气。就是南夷,也是山清水秀,尤其如今交通便利,水路上多有来往载客船只,便是大瘐领的官道,也将残破之处悉数修好,拓宽了一倍有余。现在去义安、敬州那里的码头、官道也都在修了。殿下自己的王府,反是素俭的很,最贵重的木料,就是南夷常见的樟木了。王府的砖瓦,都是普通的青砖黑瓦,先时石翰林回朝说殿下俭朴,便是微臣,真到到了凤凰城才晓得,殿下竟俭朴至此。”鲁侍郎说着也不禁感慨一二。
景安帝道,“朕也知道他不容易,南夷穷了这些年,他能有所建树,能安民抚民,能富饶一方,朕亦为他高兴。”
之后,便打发鲁侍郎回家休息,着人传了谭典仪陛见。
谭典仪虽则官小职低,但,他也是第二次面圣了,去岁过来送荔枝,他来了一回。今年殿下吩咐他来京城办画展,招揽人才。当然,最重要的是给陛下请安,还有亲王殿下献给陛下的诸多土仪。
景安帝问谭典仪两句,便打发他去歇着了,至于画展的事,让谭典仪明日去国子监祭酒那里打声招呼,至于如何安排,让谭典仪与国子监商量着来。
之后,景安帝召来程尚书,将秦凤仪的密折交给程尚书,道,“可拿回家看,不要漏出去。”
“是。”
且不说程尚书一直研究了个通宵,便是景安帝,亦是半宿没睡好。
第312章 画
秦凤仪这本奏章, 景安帝令程尚书看后, 又给郑老尚书看了看,君臣三人很奇妙的没有就秦凤仪的奏章做出什么讨论,像秦凤仪说的,秦凤仪在南夷敢用这法子。是因为,秦凤仪有这个本事,他虽则就藩年头短, 只看秦凤仪已经两次击败山蛮来犯, 就知道秦凤仪本事如何了。秦凤仪能掌控好那些商贾,而且,凤凰城只是一座小城,再者,秦凤仪奏章就能写这么长,可见此事具体施行时多么的复杂。这件事, 有其特殊性所在, 但也像秦凤仪奏章中说的那般, 绝不适宜全国推广, 一个搞不好,就要砸锅的。但,并不是没有借鉴性。
再者,秦凤仪那等非同寻常的天资, 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。
大家现在对于南夷众说纷纭, 去过的都说南夷大变样, 起码不是传闻中那般偏僻穷困, 但,还有许多人对南夷依旧停留在以往穷僻的印象。当然,大家对秦凤仪也是褒贬不一。尤其与工部翻脸之后,都没人敢去南夷了,生怕秦凤仪这喜怒无常的再把大家伙儿留南夷享福。这回的鲁侍郎,也是户部性情最好的侍郎啦。
不过,与秦凤仪的坏脾气相对的就是他的天资,真是个神人哪,秦凤仪还说在徽州三天三夜才想了个建新城的主意,好像挺不容易一般。天哪,搁别个人,三年能有这主意不?
还有人以前觉着秦凤仪建新城那事儿就是发梦,结果,人家原来是早有打算哪。
程尚书与郑老尚书都未多言南夷之事,一则是南夷此事没有可复制性,二则便是,秦凤仪委实太过出众。这样的出众,若身为太子,大家自然乐见其成,便是景安帝,想来也不必失眠了。可,秦凤仪如今是藩王,而且,是这样有本事的藩王。偏生,他还不是庶出!
是的,当年柳王妃离宫,这些年,朝廷也没有追封柳王妃,但,没人敢说柳王妃之位不正。这是先帝为陛下名媒正娶的嫡妻。而且,柳王妃当年没离宫的话,估计立后当真轮不到她,秦凤仪便是长于宫闱,也就坐实了庶皇子的身份。偏生,柳王妃离宫了,秦凤仪做为平民在宫外长大。不得不说,秦凤仪的命运,仿佛天意注定一般。这原就是个扬州城的纨绔,结果,据说做一神梦,梦到娶媳妇,媳妇就是景川侯府的大姑娘。
秦凤仪与景川侯府的这桩亲事,尤其秦凤仪的身世曝光之后,不是没有人怀疑是景川侯府的阴谋。可想一想,也不对,要是景川侯早知秦凤仪身世,先不说景川侯素来忠心,便是景川侯有意瞒了陛下,死活要叫闺女嫁皇子。但想想也不对啊,当初秦凤仪来京城求亲,景川侯对他的为难,大半个京城都晓得。当初,景川侯提的两个条件,也就是秦凤仪这等天资,硬是由个纨绔中了探花,不然,这亲不能不能成都得两说。
还有方阁老,当初举荐册平氏为后,就是他第一个上的奏章。
虽则两家皆有子弟在南夷,但据说,去岁秦凤仪打发人送桔子来京城,就这两家得的桔子是酸的。
可想一想,秦凤仪这命运,若说他运道差,明明皇子,流落民间,可其后转折,犹如神助!殿试时就与陛下看对了眼。那么多的新科进士,陛下喜欢秦凤仪喜欢的,不少积年老臣都觉着吃醋。可如今想想,未尝不是父子天缘。
虽则秦凤仪这性子,知道自己身世后,与陛下翻脸。但,父子就是父子,秦凤仪最终就藩南夷。而秦凤仪的身份,在朝一直没有个定论。还是那句话,当初,柳王妃不离宫,秦凤仪必是庶子无疑。柳王妃离宫而去,秦凤仪的出身,不论如何,也算不到庶子上头。
何况,秦凤仪便是不论出身,他还有这样非凡的资质。
不要说皇帝陛下,不要说程尚书这自来便与秦家有渊源的,就是郑老尚书这样老成谋国之人,也不由多为朝廷的未来想了想。
郑老尚书正在家里思虑朝廷的未来,卢尚书就气哄哄的过来找他了,卢尚书气的,一脑门子汗,进门先吃两口茶,连声道,“不像话不像话!”
郑老尚书知道卢尚书的性子,问,“这是谁气着你了。”
卢尚书道,“别提了,真是不成体统!郑相有没有去看镇南王府那个典仪官办的书画展。”
“还没有,听闻有吴道子的画,书圣爷爷的字,其他亦皆是古今当世名家。”郑老尚书道,“你不是最爱书圣爷爷的字吗,如何气成这样!”
“郑相不晓得,非但是我,薄祭酒险背过气去。”卢尚书道,“很不成个体统,既是书画,当以高雅为宜,还是国子监那样满地书香气的地方,隔壁便是至圣先师的贡院,结果呢,竟有一屋子二十四幅美人图。国子监那些个小子们,人山人海的,没几个看书圣爷爷的,都他娘的去看美人图了。”卢尚书说着,眼里恨不能迸出火星子来。
郑老尚书心平气和道,“美人图也没什么呀,京中多少才子擅画美人图的,翰林中亦有学士擅此道。”
“那是郑相没看那个什么典仪展出来的美人图,或嗔或笑的,很不文雅庄重。国子监是学子们修身念书之地,岂可用这些女色惑乱学子们的心志。”卢尚书言语间很是郑重。
郑老尚书一笑道,“一幅画罢了,倘因一幅画便乱了心志,这学子也不过如此了。”
“还有荒唐事儿呢,画中女子,色相妖艳则罢了,竟还介绍说,都是南夷寻常女子,还说六月南夷有什么狗屁佳丽节,吃荔枝,赏佳人。”卢尚书道,“今儿我家孙子出去吃饭,还拿了张妖妖娆娆的画儿回来,尺方大小,中间印个美人,旁边印的是那个什么佳丽节的事儿。把我气的——”
卢尚书说着,又气了一回,道,“郑相,这事儿你得管啊。再这般下去,岂不坏了凤殿下的名声。”
郑老尚书拈须道,“这明摆着殿下是要吸引有才之士去南夷啊。”他要是管,反是坏了凤殿下的事吧。
“但也不好用惑乱色相的法子啊。”
“卢相看到的便是书圣爷爷的墨宝,心中有色,看到的才是色。”郑老尚书道,“万事开头难,哪怕是有些好色之人想见见南夷的佳人,过去了也能多花销几个,叫南夷的商家多赚些呢。”
“可这样的好色之徒,有才的能有几个?”
“千金买马骨,慢慢来呗。”郑老尚书劝卢尚书,“消消气,为着几张美人图,也值得生这么大气。你要不放心,放你孙子过去瞧瞧,看看佳丽节到底是个什么节?”
卢尚书连忙道,“我孙子还小呢,万一进了妖精窝,可如何是好?”
“如何会是妖精窝哪,凤殿下惧内之名,天下皆知,他那里能有妖精窝,我都不能信。”
卢尚书一向主张女子要贞静温柔的,想到这谭典仪办的这堵心的南夷书画展,不由道,“我看,王妃就是管得松的!该同景川侯说,让李王妃管得再紧些才好。省得时不时就做出这种引得物议的事儿。”
卢尚书倒是没看秦凤仪那“致京城土鳖书”的奏章,但,卢尚书总觉着,秦凤仪要是能把性子改得正常一点儿,就再好不过啦。
卢尚书这时在与郑老尚书说南夷书画展的事儿,景川侯府李老夫人与儿媳妇,还有三孙女,也在看画儿,倒不是美人图,是大阳与寿哥儿俩人的画儿,秦凤仪找赵长史给画的,李老夫人瞧着画上的俩大胖小子的就乐的见牙不见眼的。
景种侯夫人笑,“寿哥儿这也有一年没见了,瞧着长大不少。阿阳更是长高这许多,离京时还是抱着的奶娃娃哪,看这养得多好啊,比寿哥儿小时候还肥壮哪,一脸的福相。”
李老夫人笑,“是啊,还是像阿凤多一些。”
李三姑娘玉如道,“鼻子像大姐姐。”
景川侯府一家子在看画儿,宫里景安帝与景川侯也在看画儿,这一幅便是大阳自己的画像了。是李镜令谭典史一并送来的,还有给景安帝写的信,当然不是秦凤仪写的,是李镜写的。秦凤仪那犟头,现在跟景安帝没什么正常的情感交流了,李镜看他一时半会儿是回转不了的,李镜自有主张,便给景安帝写信,一则问侯请安,二则说了许多大阳和阿泰的趣事。其实,画儿也是送了两幅,还有一幅是阿泰的画像。这年头,自然是孙子更亲了,尤其还是大阳。画与信都是谭典史先送到侯府,景川侯看过闺女给自己的信,把一箱子东西带进了宫。
景安帝与景川侯道,“大阳这孩子的名儿还是朕取的哪,这孩子,当时他们就藩,这孩子才六个月大,朕真是舍不得,朕原想留这孩子在身边,可一想凤仪那狗脾气,也没提。”
景川侯心说,您没提真是对的。
景安帝很是欣慰,“当初,朕就看阿镜很好。她与大公主一道长大,小时候在太后宫里,才这么一丁点儿的高。”说着,还比划了一下,再次夸李镜,“这个儿媳妇,娶得好。”
景安帝细端量着孙子的画像,眼睛里笑出光亮来,“瞧瞧大阳这孩子生得,眉眼像朕,鼻梁像你啊,景川。”
景川侯无语片刻,方干巴巴应了声,“是。”心说,鼻梁像自己是真的,眉眼根本不像陛下好不好~好吧,反正,陛下怎么说怎么是吧~
宫里自来没什么秘密,李镜送了大阳的画像给皇帝陛下的事,平皇后没几天也知道了。平皇后与儿媳妇小郡主道,“早我就看她是个有心人,如今这离得远了,还知道把孩子的画像送了来,倒真是有心。”
小郡主眼睫极快的一闪,轻声道,“这事儿我觉着有些稀奇,如何是阿镜姐送画儿,按理,当是镇南王打发人送来才是。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的人的事,如何还要从景川侯那里倒回手呢?”
平皇后微微一笑,道,“你不晓得,镇南王现下还为柳氏之事怨望着陛下哪。这事,多是镇南王妃自己的意思。”
小郡主唇角一翘,“阿镜姐实在是细致,可要我说,这也细致太过了。纵是镇南王知晓,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哪。阿镜姐既是这般细心,母后当赏她才是。”
“你说的是。”平皇后欣慰的拍了拍儿媳妇兼侄女的手,既然秦凤仪不知此事,正好将此事叫秦凤仪知道,那个狗脾气,便是李镜,怕也吃不消吧!
第313章 险被家暴
就大阳的画像, 平皇后小郡主都看过的, 在裴太后那里。裴太后虽则不待见秦凤仪,当然,秦凤仪更不待见裴太后,俩人是谁也看谁不顺眼。但,裴太后跟大阳又无冤无仇,裴太后是做曾祖母的, 见着大阳这画像亦是喜悦, 与景安帝道,“是个有福的孩子。”
平皇后笑道,“这孩子,生得真俊,一脸的福相。”
裴贵妃道,“阿镜和镇南王会养孩子。这会儿都两岁多了, 想是说话能说俐落了。”
景安帝笑, “会了。”
平皇后道, “定会叫曾祖母、祖父祖母了。可惜离得远, 咱们只能看看画儿,要是在京里,这孩子与永哥儿年纪相近,在一处玩儿正好。”
裴太后道, “是啊, 就是离得太远了。”
景安帝道, “什么时候南夷太平了, 叫镇南王回朝请安便是。”
裴太后道,“镇南王的孝心,就算了,哀家也消受不起。阿镜与阿阳是好的,亏得有阿镜这个孙媳妇,要不然,哀家怕是连重孙长什么样儿都不晓得呢。阿镜是个知道体贴人心的,哀家这里有东西要给她,什么时候皇帝打发人送去吧。”
平皇后笑劝,“镇南王就是那幅孩子脾气,什么时候明白过来就好了。倒是阿镜,的确要赏一赏她。就是孩子这画像,每年多画几幅送来才好。不然,就这么一幅,陛下想留着看孙子,母后想留着看重孙,倒叫您二位为这个吃醋了。”
裴太后笑,“你这主意好。”
景安帝也很满意李镜这个儿媳妇,赏了李镜不少好东西。
此时,京里正有富n代官n代的不少子弟,准备去南夷参加那什么“佳荔节”了,听说了没有,南夷遍地美女啊。那里天气暖和,女娘们的白胳膊白腿的,都是露在外头滴。唉哟喂,不敢想不敢想,一想就觉着血气翻腾,血色上涌。
还有跟鲁侍郎相熟的,问起鲁侍郎,南夷女娘是否美貌时,鲁侍郎虽是个老实性子,此时却是眼珠一转,露出个神秘兮兮的笑来,“不晓得哟~”
唉哟,瞧瞧你这一笑,你能不晓得!
当然,也有人问到石翰林头上的,这种就是不带脑子的,也不想想石翰林的性情,险没被喷死!
再者有问到先时工部诸人那里,工部那些到南夷出去远差送兵甲的,倒也去过南夷,只是,他们当里就想着保命了,哪里有空去瞧南夷女娘的相貌啊。
不过,也有人说南夷女娘们不好看的,就是先时致仕的李安抚使啦,这说来还是景川侯府的族人哩。李安抚使道,“黑面皮、矮个子,美在哪儿啊!”
但,大家都知道李安抚使是个不得志的,他的话,有人信,但也有许多人不信的。
现在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胖二十斤回朝的鲁侍郎啦,还有人担心南夷那里吃不好睡不好的,准备带着自家厨子去。鲁侍郎道,“这个大可不必,凤凰城里各地的酒楼多的很,没有吃不到的家乡味。”
大家看看胖一圈的鲁侍郎,觉着这话信服力极高。
不过,现在除了南夷的女娘、南夷的美食外,名声大噪的便是南夷的凤凰茶了。
前几天画展,但凡进去赏话的,都能赠一小包的凤凰茶,那一小包,说实话,也就一钱的样子,但包装精美,皆是一个个的青瓷美人罐盛放。有些个回家一尝,颇觉清香难得。还有去找谭典仪买茶的,谭典仪笑道,“这是南夷的凤凰茶,出来带的也不多,都是准备送给大家尝一尝的。您若喜欢,不妨到我们南夷一游,品香茶,吃荔枝。”
就南夷这茶吧,说好的不是一个两个。
便是皇帝陛下也收到了秦凤仪送的茶,不过,也就两三斤的样子。皇帝陛下还请大家尝了尝,能近御前的,先不说拍皇帝陛下的马屁吧。秦凤仪敢把这茶拿出来,绝对就是好茶。骆老尚书都说,“不想南夷还有这等好茶。”
景安帝笑道,“听说,以前就是野茶,镇南王找了懂行的茶农打理,如今也有些模样了。”
卢尚书道,“不知这茶可有名字?”
景安帝笑,“就叫凤凰茶。”
大家不由都笑了,想着秦凤仪也有趣,听闻年少时因着美貌在扬州有凤凰公子的雅号,如今这到了南夷,建个新城叫凤凰城,弄个新茶就叫凤凰茶。
景安帝帮着秦凤仪宣传了回凤凰茶,大家吃着都觉不错,当然,除了工部汪尚书。
南夷的茶啊、美人啊,一时成了京城社交界的新话题。
连平王妃也有幸尝了尝南夷的凤凰茶,这倒不是小儿子平珍去看画展得的,是二闺女景川侯夫人打发人送来的,给父母尝一尝,说吃着极好。
平王妃吃了,也觉不差。
倒是有一事,令平王妃颇是担心,待丈夫回家,平王妃还与丈夫说呢,“阿珍啊,真是愁死个人,一把年纪不成亲还罢了。如今,又要去南夷。”